首页 | 书法简史 | 书法欣赏 | 书法理论 | 篆刻欣赏 | 书法入门 | 书法教材 | 书法百科 | 书法字典
  首字母快速查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加载中,请稍等...
颜真卿(709-785)
yán zhēn qīng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先后仕于梁、北齐、北周,终于隋,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出处】书法空间 颜真卿
【参考】

《王琳墓志》 楷书 开元廿九年(741年) 
《郭虚已墓志》 楷书 天宝八载(749年) 偃师商城博物馆 
《多宝塔碑》 楷书 天宝十一载(752年) 西安碑林博物馆 
《东方朔画赞》楷书 天宝十三载(754年) 
《让宪部尚书表》行草 至德二年(757年) 
《祭侄文稿》行草 28.2×72.3cm 乾元元年(7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伯父文稿》行草 乾元元年(758年) 
《蔡明远帖》行草 乾元二年(759年) 
《鲜于氏离堆记》宝应元年(762年) 
《争座位帖》行草 广德二年(764年) 
《郭家庙碑》 广德二年(764年) 
《乞米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 
《麻姑仙坛记》楷书 大历六年(771年) 
《大唐中兴颂》楷书 大历六年(771年) 局部 
《送刘太冲叙》行书 35.6×16.5cm 大历七年(772年) 
《元次山碑》 大历七年(772年) 
《八关斋会报德记》 大历七年(772年) 
《臧怀恪碑》 约大历七年(772年) 
《竹山堂连句》(摹本)楷书 28.2×13.7cm×15 大历九年(774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干禄字书》楷书 大历九年(774年) 
《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 大历九年(774年) 
《刘中使帖》行书 28.5×43.1cm 约大历十年(775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湖州帖》(宋摹本)纸本 行书 27.6×50.2cm 约大历十年(775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 
《李玄靖碑》楷书 大历十二年(777) 
《钱塘县丞殷府君夫人颜君神道碣铭》 大历十二年(777) 
《颜勤礼碑》楷书 大历十四年(779年) 
《自书告身帖》楷书墨迹 建中元年(780年) 日本中村不折氏旧藏 
《颜氏家庙碑》楷书 建中元年(780年)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行书 各28×15cm 上海朵云轩藏 
《裴将军诗》行草 未纪年

【相关文章】↑top 
生平年表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