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首页 | 准备 | 楷书 | 隶书 | 行草 | 篆书 | 硬笔 | 书法故事 | 书家必携 | 装裱艺术

“四大才子”中最笨的人:文徵明


  提起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唐伯虎,大概跟虚构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有关,唐伯虎自幼聪明伶俐,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除了唐伯虎外,还有祝枝山。祝枝山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擅诗文,尤工书法,凭一手草书名动海内。还有一个徐祯卿,那也是天才少年,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以诗歌名满士林。说来说去,只有文徵明起点不高,而且还显得“很笨”。

  早岁愚钝

  文徵明(1470-1559),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出生在长洲县(苏州)的一户官宦人家。成化十年,他的父亲文林担任温州永嘉知县,母亲祁氏带他们兄弟俩赴温州与父亲团聚。不久之后,母亲又带着他们兄弟返回苏州老家。成化十二年,母亲祁氏病逝,文徵明被托付给外祖母抚养。文徵明性格内向,直到8岁还不会说话,所以有人便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父亲文林却很看好他,认为这个儿子是大器晚成之辈。

  成化十六年,11岁的文徵明终于开口说话,父亲将他送到了私塾读书。之后,文徵明一直跟着父亲南迁北调。成化二十一年,文徵明返回苏州故里,与唐寅、都穆结为朋友。后来,他跟随都穆写诗,同唐寅切磋画法。明孝宗弘治元年,文徵明参加乡试,考中了长洲县生员。但因为写字难看,所以在岁试时被考官判为三等,应试不中。从此,文徵明开始发奋学习书法。

  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记述:“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每天写十本《千字文》,至少有10000字,平常写信都不曾苟且,经常三易其稿,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勤奋与认真。

  屡试不第

  弘治二年,文徵明开始跟随沈周学画。弘治四年,又凭借父亲的关系,跟着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学习书法。弘治八年,在父亲的引荐下,文徵明又跟着吴宽学古文。可以说,为了能让文徵明学有所长,他父亲文林是操碎了心。而文徵明的科举之路也非常不顺畅。弘治八年,他第一次赶赴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弘治十一年,他再次在南京参加乡试,依旧没有考中。弘治十七年,文徵明第三次参加南京乡试,还是名落孙山。

  就这样,文徵明每隔一两年就参加一次科举,一连考了9次都没有中举。

  入仕乞归

  直至嘉靖二年(1523年),文徵明接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这才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居官三年,考满,当赴吏部,而因有所顾虑徘徊不前没去赴职。再上疏乞归,再次没有答复。大概自官京师,归思未尝稍释,多有怀归之作,如《病中又怀吴中诸寺》等诗。文徵明性格耿直,又不喜欢阿谀奉承,所以在官场上也玩不转,过得很不开心。在多次提交辞官申请后,文徵明终于致仕返乡,离开官场,专心文艺。

  晚年奋发

  唐伯虎善画,祝枝山工书,且都是少年成名。唯有文徵明是在晚年才走上艺术巅峰。在致仕辞官退休之后,文徵明随老友游山玩水,写诗作画,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

  他在画风上受沈周影响较大,却并未专师一门,而是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在书法上,他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几乎是无与伦比的,行、草、隶、篆各体皆工。他的书法,不仅风靡江南,甚至远播日本。众多的文氏后裔与门生,也汇成了蔚为大观的吴门书派。由于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所以又被人称为“四绝”。而他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了年少成名的唐伯虎等人。

  执笔而逝

  文徵明享年90岁,年高望重,门生有多,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奋笔不辍,他的许多经典名作都是晚年创作留下的。如小楷《离骚经》,自署乙卯年(1555年),此时文徵明已86高龄。这件小楷每字不足0.5厘米,一笔(简直就是“丝”)不苟,字字精爽,细腻而不纤弱,秀美却无散漫之处,法度严谨又绝不呆板,作品里透出的那份“沉静”,令人叹为观止。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二月二十日,为御史严杰母书写墓志铭“便置笔端坐而逝”,没有写完就离开了人世。

文徵明《行书七律诗轴》 纸本 122×59.6cm 上海博物馆藏

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