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魏晋南北朝书法概况 | 代表作品人物 | 相关文章

赵琼造像记


《赵琼造像记》初拓本 40×26cm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赵琼造像》刻于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公元469年)。造像尺寸为40cm×26cm,计六行,六十八字。清同治年间出土于山东黄县。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著录,列为高品下。此碑用笔古浑朴茂,分行结字变态无尽。虽处北魏初期,正体尚属蒙昧时期,但已呈现出雄伟的气魄和风度。

  《赵琼造像》由于为民间书手所为,故其章法不拘体势,不循常法,结体长短参差,字形大小错落,竖行随意弯曲,但示人以布局自然,一气呵成,毫无做作之感。该造像中锋用笔,提按较少,在点画结体上正斜揖让,奇正相生,上下互补,跌宕跳纵之美,跃入眼目。结体用笔与《石门铭》颇有相似之处,充分表现出“骤见之似嫌不论,细察之极为合理”(清杨昭隽语)的艺术效果。

  《赵琼造像》总之,《赵琼造像》在章法上的不拘不循,结体点画上的奇正相应,稚拙天真,奇态百出,自然质朴,让人玩味无穷,并体现出不可言状的艺术效果,是研究学习北魏时期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铭文:唯大魏皇兴三年,定州中山郡赵琼为亡父母、亡兄造弥勒佛像一区,若在三途,速令解脱,若生人间,王侯子孙,舍身处身,常与佛会,愿见世安隐,愿愿从心,使一切众生,普同斯愿。

注:康有为认为是,但查无出处,国家图书馆碑帖目录为《赵 造像》。


附录:《北魏佛像递藏记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山东地区在当时成为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造像,是清同治年间出土于黄县(今龙口)、现藏山东省博物馆的北魏皇兴三年(469)赵琼造像。王守训《登州杂事》、王常师《黄县志稿》等对此造像描述甚详。

  这尊佛像通高约38厘米,雕刻手法简拙,弥勒佛交脚坐于束腰底座上,上身袒裸,下着贴身裙。后有刻字,共六行,行十二字、十三字不等,末一行五字,文字显示这是北魏皇兴三年(469)定州中山郡(今河北定县)人赵琼为其亡父母、亡兄而造的弥勒佛像。因此像造型与当时现存山东地区刻造的佛像显著不同,加之刻造年代是北魏正式控制山东的第一年,多数专家认为这尊佛像不是出自山东匠人之手,而是赵琼自河北移民山东时携带而来。更有众多专家一度怀疑其为赝品。但清同治年间的地方志中对其就有记载,加之当时此类造像尚未引起收藏家的关注与重视,因此赝品之说难以成立。

赵琼造像

修筑土圩掘出

  清咸丰十一年(1861)春,捻军首领张洛行率部由安徽、河南窜入山东,沿济宁、泰安、莒州、诸城向胶东奔袭。为防范捻军,黄县乡绅丁培镒等倡议创筑土圩外城。工程在当年五月开工,到八月时只有西方一面筑完。这时捻军大队抵达黄县,黄县军民被迫靠这段土圩城墙抗击,竟然有效抵制了捻军的步伐,最后逼得捻军撤退,黄县城得以完存。由此,大家都认识到土圩的重要性,于是从当年冬天开始,继续修筑,到第二年春天终于完工。

  同治六年(1867),张德愚率领捻军十万余人闯入黄县。黄县军民依靠筑好的土圩死守,使得捻军再次无功而返,但对土圩外城破坏不小。同治七年(1868),黄县知县彭九龄倡议修补。乡民于是就地取材挖土取土。在小栾家疃段绛水河边挖土的时候,乡民意外“掘出佛造像数十躯,皆残毁”,唯独这尊赵琼造像“独全”。乡民就把这尊完整的造像留下,其他的仍埋在原地。据黄县学者王守训《登州杂事》考证,黄县城东有绛水河,河东相传在唐以前有宏门寺,该寺极为宏伟,长四五里。此寺兴盛在六朝佛教炽盛之时,不知何年毁于火灾。金元间,马丹阳曾在黄县修建金华宫。后来,王志全等重修金华宫。金华宫所在地,就是过去的宏门寺旧址。清乾隆间,绛水河东岸冲出石佛数十躯,高六七尺,多残缺。相传为金华宫故物。当地的乡民,曾在这里建筑寺庙一座,额题“金华故址”,以纪念当年这里显赫的历史。这次掘出的佛像,就是在庙南取土时挖出的。这说明,包括赵琼造像在内的佛像,都是当年宏门寺、金华宫的故物。

《赵琼造像记》 清 同治拓片

丁氏出手购藏

  这尊佛像出土后,被送到黄县城隍庙佛堂供奉。同治十年(1871),黄县知县尹湜轩纂修县志,想找来这尊佛像拓制造像题记,派人到城隍庙,佛像却已不见踪影了。后来查访,才知道是被一个姓董的恶徒偷走,以五十千文的价格卖给了蓬莱张氏。喜好古物的黄县丁氏“泰来”掌门人丁树桢听说后,遂原价买了过来。知县尹湜轩也是好古之人,就让好友钟德祥在佛像背面题跋:“右元魏造像记,黄县人发土得之,尹湜轩司马喜其古秀,余亦谓古浑朴略也,皆有跋语登志乘,好古者宝之。同治十年九月,粤西钟德祥识。”著名学者王守训对钟德祥在这珍贵佛像上题跋一事曾耿耿于怀,他在《登州杂事》里记道:“而为一南人加跋语于后,词近敷衍。”

  县志编纂完毕后,这尊佛像就归丁树桢收藏了。民国十年(1921),此佛像因战乱散失。民国三十四年(1945),王常师在新编《黄县志稿》中说:“民国十年毁于兵燹”。王常师的夫人就是黄县丁氏之女,因此王常师与黄县丁氏交往密切。对于佛像毁坏之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这说明,至少在1945年时,此石像或毁或不知所踪。

赵琼造像初拓本

幸遇接力保护

  1947年,著名诗人、作家蒋锡金任职山东省文协,他听说黄县丁氏家古籍藏书众多,便有意想去看看。不久,时任山东文协党委书记的刘雪苇邀请蒋锡金去黄县考察土改工作,蒋锡金欣然应约,到黄县后,抽空便去了丁宅。

  当时黄县的地主都净身出户了,蒋锡金到丁氏家的时候,见有些铜器、香炉、烛台等都已归在一起,“其中就有一个北魏的造像,很是小巧精致”。这尊佛像,就是赵琼造像。蒋锡金就对身边的农会干部说:“这造像是古文物,不要和那些烂铜器混在一起。”同去的农会干部却说:“哪里是文物,这都是封建迷信用品,种田的本分人用不着,哪有什么价值。”说着就交给了蒋锡金,并说:“你看这些东西中有你什么需要的尽管拿去。”后来,蒋锡金在烟台碰到老朋友李一氓,就随手把佛像赠送给他。李一氓是收藏大家,当时收藏了不少佛造像。李一氓后来查阅相关资料,觉得这尊造像不是北魏时期的东西,应该是潍县古董商的赝品。

  1947年9月,李一氓奉命撤退到大连,当时只带了喜爱的书画等藏品,包括这件造像在内的不便携带的藏品都留在了烟台。1945年的时候,王常师在县志中说赵琼造像“民国十年毁于兵燹”,那么,为什么在1947年又出现在黄县丁氏家里呢?或者是当时散失,复为黄县丁氏收藏?或者是被黄县丁氏其他族人收藏?至于具体是何原因,因资料缺失,已不能具体考证。总之,这件珍贵的北魏造像,当时并没有毁掉,1947年之际,仍完好地保存在黄县丁氏家中。

  幸运的是,这尊造像后来被胶东图书馆、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征集保存,于战乱中得到妥善保护。1951年,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撤销时,将所藏文物交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包括赵琼造像在内的文物,也一并移交。1954年,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这批文物成为省博的珍贵馆藏。

丨来源:烟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