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十二月割帖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一》宋拓本。

释文: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十二月帖》

  《十二月割帖》,王献之草书作品,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存5行32字。

  据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为黄麻纸本,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

  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辞与米芾《书史》所记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凡三十二字。虽然从文意上说未全,但是将此本与《中秋帖》相较,不难发现,《中秋帖》帖文全从《十二月帖》临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又分别缺漏“未复”、“恸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书形近“为”,有时还被误临成“为”字。如此可以断定,米芾所藏《十二月割帖》墨迹本,乃《中秋帖》的底本。

  那么《十二月帖》为什么文字也不通呢?据明代董其昌考证,《十二月帖》与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中王献之的《庆至帖》原为一帖,后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无法标点,无法释读,语句不连贯,不知所云。

  《十二月割帖》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曹之格摹勒的《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因此现仅有拓本传世。

  《十二月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中独创风格的典型作品。此帖开笔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笔贯通而下,优游疏爽。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现在所能见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笔画映带的细微变化,墨色枯燥的质感,已损失良多。如果是毫发毕见的墨迹本,草纵之致,宏逸之势当更显神骏。最得王献之笔法、笔意并发扬光大,卓然成为大家的米芾认为《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唐张怀瓘称王献之能一笔书,即“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应当说,此帖已肇其端,但还不甚明显,至唐张旭、怀素才真正写出一笔的草书。而张怀瓘评王献之书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开张於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於简易”。因而创造出一种优游骏神的新体,改变了古质的体貌,取得了与王羲之书法并驾齐驱的地位,这一看法是能够从《十二月帖》中体现出来的,无疑也是正确的。传为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即为米芾从《十二月贴》上节临的数语,已为世上基本公认。两帖相较,则能看出王献之书法的超逸流便,米芾书法的纵逸豪放,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此帖书法,第一行由行楷书起,渐为行草,第二行以下则字多联属,所谓一笔书,正是此类。米芾乃仿古高手,曾以集古字自称,临摹此帖,极有可能。且此帖曾被米芾收藏,米芾临习,理所当然。更重要的是,《中秋帖》翻折之笔,以及笔画末端为承接下笔而出现的圆弧,甚有米芾的手性。《中秋帖》原帖不可见,而宝晋斋法帖中所刻,当不致太失真。两帖比照,不难看出,《十二月帖》更质直一些,也就是古意更浓厚一些。笔画间的张力,总是给人以非常饱满的感觉,而线条强如屈铁,正与《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等相似。不排除刻帖时由于失真,而使线条更加圆劲的现象,但结构上的张力,是不会太失真的。史传王献之用笔外拓。“外拓”一语,到现在还是有人指点到今疑,好像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释。一般理解,好像与王羲之的内擫相比,羲之的线条凝重内敛,而献之的线条显得骨肉匀停些。恐怕也是误解。从此帖刻本来看,献之的线条,又何尝肥厚?只是结字的虚灵、行气的贯注,显得更加洒脱不羁些罢了。孙晓云先生《书法有法》中,释内擫外拓为使转之法,方向有所不同,可能是深思熟虑而切近原意的说法。王献之的技法特点,用笔使转,或似乃父,而结字虚和,是独得之趣,行间一发不收,踏歌行云,则为前无古人。由此孕育后世的狂草,如旭、素、王铎,也算是教化之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