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两宋辽金书坛 | 名家名作 | 相关文章

周越


   字子发,北宋邹平(今属山东)人。曾官主客郎中。朱长文《墨池编》评其“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醉,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宣和书谱》称:“天圣、庆历间,以书显,学者翕然宗之。”黄庭坚早期曾从其学书,称其:“下笔沉著,是古人法,若是笔意姿媚似苏子瞻(轼),便觉行间茂密,去古人不远矣,何止独行于今代耶。”

   宋代的周越可谓大名鼎鼎,因为他曾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苏轼在书法学习上的老师或追崇者。但可悲的是随着三位书法家水平日增,眼界日高之后,他们又纷纷对周越提出了批评或埋怨,如黄庭坚说:“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苏轼说:“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不难看出,他们批评周越书法的一个关键字是“俗”。

   周越的书迹除了少数一些刻帖外,真迹目前只有这幅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因为书写的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周越对此幅作品书写的认真态度,可以说能代表周越的真实水平。在这幅作品中,书者的书写功力是较深的,但书法之间没有贯气,略显拘谨,一些笔画也过于媚俗,尤其是其书写的“走、之”,如“进”、“踪”二字,“走、之”便明显有抖擞之弊。尽管如此,周越是擅书者,这点不容置疑。同时,周越作为宋初书坛承上启下者,这唯一的墨迹更显得重要。

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局部)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5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文转自中华博物网

周越《怀素律公帖跋》

释文:越观怀素之书有飞动之势 若悬岩坠石惊电遣光也 珍重珍重 景祐三年五月十六日

周越《草书贺秘监赋》(选自《郁孤台法帖》) 更多请下载>>>>>>>(密码9610.com)

   释文:贺秘监览登草想贺公赋囗融贺秘览东归会稽而雾隐霞栖流镜湖水作治囗石篑峰为梯叹非雌雉畏甚雄鸡秦建子无乡不醉漆园雨风随至鱼龙囗摄涛奔浪走中秋逢犯斗之槎月上云开半夜见陨星之在横鲁阳挥天之戈树吕布射来之戟狂凶无双离鸿一只援毫既罢阅目忘披瘦满堂生金玉之宝盛世抱庆历四年孟夏十二日尚书司雒员外郎南都书赠。

  附录:《周越在宋代书法史上的历史地位刍议》(作者:曹国栋)
转自曹国栋博客http://blog.shufa.org/?39998/viewspace-9104.html

   启功先生在《论述绝句》第六十则中写道:
  子发书名冠宋初,流传照乘四名珠。寥寥跋尾谁能及,不是苏髯莫唤奴。
  周越。越字子发。“落笔已唤周越奴”,苏轼句也。
  周子发书,为北宋一大家,而遗迹流传极少。石渠旧藏王著书真草千字文,后有周跋,四十年前已成劫灰。今所存者,为石刻四事,皆跋尾也。
  按启功所言,周越书法作品流传极少,却是“寥寥跋尾谁能及”。
  周越到底何许人也?
  一、周越书法在宋代的历史地位
  周越字子发,又自清臣,宋朝淄州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其兄周起字万卿,是宋真宗时代的进士。因周越为其弟,则可以推算出周越大概生活在宋真宗和宋仁宗年间。
  宋人朱长文《墨池编》卷三说:
  “宋周越字子发,仕历三门发运判官,以司勋员外郎知国子监书学,迁主客郎中以卒。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翰不及,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当天圣、庆历间,子发以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也。尝撰《书苑》,屡求之不能致,无以质疑云。有司马寻者,庆历中尝知利州,其迹亦仿子发。”
  天圣至庆历年间是公元11世纪的1023年至1048年间。苏轼、黄庭坚都生在这个年代,并且都在周越“以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的流风影响下。现在研究中国书法史,一提宋代书法便集中在苏、黄、米、蔡四人身上,未免偏颇。
  宋代统治前后经历了319年,宋太祖在位16年,太宗在位22年,真宗在位25年,仁宗在位41年。蔡襄在真宗即位后14年出生,而在宋仁宗死时苏轼才27岁,黄庭坚18岁,米芾12岁。在“宋四家”以前的近百年中,墨迹流传至今的,除了李建中的《土母帖》之外,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并且李建中出生在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他的书风只不过是唐末五代流风传承至宋初罢了,所以苏轼在评李建中书法时说:“犹有唐以来衰陋之气”。
  这里我们不免发出疑问,难道李建中至“宋四家”之间出现了书法史的断层?回答是否定的,周越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家。
  《宋史?艺文志》载,周越不仅能书且著有《古今法书苑》十卷。《宋史》中有专门介绍周越其兄周起的传,在这个传里说“起能书,弟越亦能书,集古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累官主客郎中”。这证明周越不仅是一个书法家,同样也是一个有一定造诣的书法理论家。
  现代人对周越的陌生是周越的悲哀,主要在于他的书迹留传太少了,而在史书中也仅有简单的几句介绍,事实上,生活在宋代的人们对周越是非常熟悉的。
  欧阳修《笔说》中有《李晸笔谈》一则,其后有文如下:
  “《李晸笔谈》引欧虞褚陆。参考周越《古今法书苑》及诸人所论,知陆名柬之,虞世南甥,亦学其书,品在中上。别有薛纯学欧书。又有薛稷。皆公其比。世或称欧虞褚薛,故为之辨。”
  我们再来看一下“宋四家”对于周越是如何重视的。
  蔡襄是先学了周越的书法,而后学张芝、钟繇、王羲之、李阳冰、颜真卿、张旭、怀素、智永的。在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中说:“本朝书米、蔡为冠,余子莫及,君谟始学周越书,其变体出于颜平原。”
  苏东坡也是先学周越而后变之的。在《东坡后集》卷一首《诗六十四首》,其中有《六观堂老人草书诗》一首,从其中的几句诗里也可以看出苏东坡对于周越的崇拜:“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板开雪肤。游龙飞天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东坡以降,黄庭坚更是周越的顶礼者。黄庭坚以“周越为师”学草书,自谓“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观照现今我们所见的黄庭坚行草书法作品,有一典型特色,即用笔喜颤掣抖擞,捺笔多“一波三折”,这都是在周越那里学来的。清代的冯班之评黄庭坚书法可为至论,他说:“黄山谷纯学《瘗鹤铭》,其用笔得于周子发,故遒健。”
  至于米芾,也是周越的追随者。张丑在《元章四帖》条下记米芾自述:“余年十岁写碑刻,学周越、苏子美札,自作一家,人谓有李邕笔法,闻而恶之,遂学沈传师,爱其不俗,自后数改献之字,亦取其落落不群之意耳!”
  由此可以看出,“宋四家”诸人无一不曾受周越影响,而周越是五代书家至“宋四家”之间的重要书家这一结论,确无疑义。
  二、关于周越书法优劣的考评
  在启功先生所提到的周越书法作品《王著千文跋》出现以前,现今能见到的周越书迹有二:一是跋王献之《洛神赋》,另一个是跋怀素《藏真律公帖》。宋代《宣和书谱》卷十九称周越书法“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又称“落笔刚劲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米芾说:“周越书,如轻薄少年舞剑,气势雄健而锋刃交加。”
  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周越书法的遒健与刚劲,而周越书法的媚俗也是出了名的。黄庭坚叙述其学书经过时说:“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书法之妙。今来年老懒,作此书如老病人扶杖,随意倾倒,不复能工。顾异于今人书者,不纽提容之,强作态度耳。”
  米芾学周越书法,其后也不满其师书法之俗。两位书家在自我反省学书过程中,在破茧欲飞,书法风格即将自成一家之时,都不由自主地批判其师,这也算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周越的确有让人发微辞的地方。
  宋人在评论周越书法时,常将他和北宋另一书法家仲翼相提并论,如苏东坡云: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南宋陆游也说: “仲翼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 周越书法历来被评为俗书,已成定论,但为何周越书俗,则需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研究。
  三、结论
  宋初“学者翕然宗尚之”的书法大家周越,在经过一千年后,连研究书法的人们对他已感陌生,更何况一般人。能够知道他名字的,也不过是听到黄庭坚提到自己早年追随周越学书而俗的故事后,人云亦云起来。因笔者才疏学浅,语拙词艰,对宋初书学巨擘周越的认识未免鄙陋。谨借此小文,以期书界对周越的研究更深入、翔实,收抛砖引玉之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启功 ,《论述绝句》第六十则
2、《宋史》(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版)
3、《宣和书谱》,卷一九。
4、《苏东坡全集》
5、宋,米芾,《海岳明言》
6、宋,苏轼,《评草书》,《东坡题跋》,卷四。
7、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8、宋,蔡襄,《观送中道家藏书画》,《端明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