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秦汉书法概况 | 代表作品人物 | 相关文章

王舍人碑


《王舍人碑》 平度博物馆

  东汉《王舍人碑》,刊立于东汉光和六年 (183)。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县灰卜乡侯家村西山坡,当地人称之为“九冢桃花山”。据考古调查此处为一汉墓区,除《王舍人碑》外,还出土了一批汉画像石、画像砖等。
  此碑为螭首、龟趺,螭首宽0.75米,残高 0.6米,厚0.21米;龟趺长1.25米,宽 0.9米,高0.33米。螭首龟趺之碑在晋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但存世汉碑作此式者,此碑为仅见之例。龟形孤背浑圆,四足劲蹬,呈爬行状,弓背扭尾,栩栩如生,龟背起凸絃线,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雕刻精美之极,可谓绝妙。
  碑额阴文篆书,存“汉舍人王君之” 6字,字体宽博舒展,字高9cm,宽8cm。碑身上段残去一截,现高 1.1米,宽 0.78米,厚 0.21米。碑文下部剥蚀磨泐,许多字已经无法辨识。现清晰完好者仅存 180余字,共12行,每行19字字不等。立碑年号作一行,为“光和六年四月己酉立 ” 。
  按“光和 ”为汉灵帝年号。光和六年为公元183年。隶书发展到桓、灵帝时已经十分成熟。此碑较《史晨碑》晚十四年,早于《曹全碑》两年,早于《张迁碑》三年。瘦劲稳健,属于工整峭丽一路的,艺术价值很高。
  碑文记王舍人少有节操,治尚书欧阳。据文中“灵台之格,展浑仪之枢”,知其生前所任“舍人”一职应属灵台待诏。《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灵台待诏设舍人一人。
  此碑未遭剥蚀的字字口清晰,可能立碑不久为人所毁坏,即遭沉埋。出土时碑身平躺,碑面朝上,上面覆一薄的青石板,和碑石一样,均非当地石材。

附录:平度市博物馆:书法瑰宝东汉王舍人碑

  隶书,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阶段非汉隶莫属;而汉隶的欣赏和临摹,又常常以碑拓为主。入藏于平度市博物馆的东汉王舍人碑,其碑文书写为汉隶中的精品之作,更因其碑座的形制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使用的碑刻,所以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平度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舍人碑是1982年冬在灰埠镇侯家村西山坡发掘出土的,当地百姓称这里为“九冢桃花山”。王舍人碑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碑形以青螭为首,作趺(指碑下的石座),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碑额宽75厘米,残高60厘米,厚21厘米;趺长125厘米,宽90厘米,高33厘米;碑身上段残去一截,现高110厘米,宽78厘米,厚21厘米。碑文下部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全碑刻字共12行,每行字数十八九字不等,现尚可辨识者186字。出土时碑额下部已残,唯“汉舍人王君之”六字清晰可辨,为阴文小篆体。
  专家据碑额残存篆字及碑文中“……郡台之格,展浑仪之枢”句,推测碑主王君,为汉舍人,系灵台待诏之一,是太史令属官。《周记·地官》中有“舍人”之职,专门掌管宫中之政;秦汉置太子舍人,皇后、公主属官亦置舍人。专家遂将此碑定名为 “汉王舍人碑”。
  明代翰林院修撰杨慎曾记:“龙生九子,一曰,好负重,今碑下趺也。”由此看来,以为碑趺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王舍人碑出土前,一般认为,立碑使用趺始自晋代,隋唐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而汉王舍人碑的出土,将趺的发端提前到了东汉;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存世汉碑作此式者,此碑为仅见之例。更重要的一点,汉碑的碑座一般为长方体,使用趺的则极为少见。因此,该碑被国内文史专家一致认定为最早使用趺的碑刻。造型古拙,线条流畅,雕刻精巧,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圆雕艺术精品,为研究汉碑形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经文物专家鉴定,汉王舍人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王舍人碑不仅首开以为碑座的先河,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艺术顶峰,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因笔势生动,风格多样,婉约俏丽,又不失朴厚自然。王舍人碑正是这一时期隶书的典型代表。该碑有纪年,系隶书,其书法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碑额阴文篆书,现存“汉舍人王君之”6字,字体宽博舒展。碑文书写为典型隶书,布局严整精妙,字体形态方正,瘦劲峭拔,用笔沉稳,属端庄典雅一派,与礼器碑、史晨碑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价值极高。
作者:周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