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从《寒山帚谈》看赵宧光的格调论
刘光


 

  赵宧光(1559—1625),生于嘉靖乙未,卒于天启乙丑。本名颐光,由于“颐合于声未合于义”① ,所以便用音同而义优的“宧”字取而代之,即赵颐光,后更名宧光,号凡夫、广平等,明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等。曾隐居寒山,但由于赵氏(及其妻)诗、书及孝名皆名重当时,亦不乏名士频频来访。当时,和赵宧光交游较多且对其思想行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金一甫、黄圣期、吴敬甫、朱简等人,而金一甫与朱简均为万历时期重要的印人,同时又有王醇等人与赵氏诗文相和,亦成为赵氏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珍贵的资料大都被收入《吴县志》。 当然,在赵宧光的诸多著作中,最能集中体现他的书学思想的则是其《寒山帚谈》一书。关于“帚”字,一说认为是取“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意;一说认为“帚”取扫除之意,并且是“以赵宧光之才学、性情,著文力图一扫书法理论和书法教育前弊,‘帚’字用得恰当之至” ②。该书采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主流的笔记体书论将作者对书法教育、书法鉴评等方面的认识或看法娓娓道来,并分门别类。作者还用佛禅语论书,偶用俚语,使得文风灵活多变,两万余字,却跨越“直而简”与“婉而玄”,谈及书法诸多角度。而其书学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格调论,尊古论,继承论。其中最能代表赵氏书学思想的,是其格调论。

  以格调论书法,在赵宧光之前是尚无先例的,因为格调本来是一组文学批评的概念,与书法建立联系则是由赵宧光完成的。正如王镇远先生所说,“以格调论书是赵宧光的创造” ③。赵宧光认为:

  夫物有格调,文章以体制为格,音响为调;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狂野,故籀鼓斯碑,鼎彝铭识,若钟之隶,索之章,章之草,王之行,虞、欧之真楷,皆上格也。若藏锋运肘,波折顾盼,画之平,竖之正,点之活,钩之和,撇拂之相生,挑剔之相顾,皆逸调也。④

  这里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作者凭主观建立起的联系,更多的是赵氏以格调为手段对书法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后的深刻认识。

  李梦阳在《潜虬山人记》中,提出了诗的七难,其中就包括“格古”、“调逸” ,同时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高古者,格也;宛亮者,调也”。通读赵氏这段书论,我们不难发现两者(赵氏与李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所谓“格”,就是取法,在诗文的评论中如此,在赵氏书论中亦是如此,作为和“调”相对的概念,它更多地指向取法古人,强调学习如古人的法度等。钟之隶,索之章,章之草,王之行,虞、欧之真楷,之所以能成为上格,正是因为它们首先“古”,远离时俗,在格的层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赵宧光说:

   取法乎上,不蹈时俗,谓之格;情游物外,不囿法中,谓之调。⑤

  与之相对的是,调则更多的指向书家的个人性情,“不囿法中”。也就是说,“调”即书家在挥洒中所流露出的个人性情,在法度之外达到“情游”。在《寒山帚谈》中,虽然格与调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多次出现,但总体上讲,“格”大多数情况下谈的是法度,再具体则是指结构,因为它最能体现出古人的气格法度,调则倾向于指用笔,因为它最能体现出书写者(书家)的性情;格要古,即首先要尊重字的结构,调要韵,则强调书家在挥运(波折、顾盼等)中要有意识地去照顾自家的性情。也就是说,用笔和结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不应偏废于一。但在《寒山帚谈》中,赵氏似乎把“格”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如果我们结合明季书坛的状况,会发现赵宧光如此强调“格”,正是因为看到了当时人们对“调”过于刻意的追求:

  近代时俗书独事运笔取妍媚,不知结构何物,总猎时名,识者不取。 ⑥

  由于赵宧光有着良好的古文字功底,对汉字构形极为敏感,注重“体法”,要求“古”;同时看到了“近代江左之人”对“格”的忽略,才对“结构”这个方面的问题大谈特谈。甚至,赵宧光把结构的问题进一步微观,认为结是结,构是构,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辩证的:

  结构名义不可不分,负抱联络者,结也;疏谧纵横者,构也。学书从笔来,先得 结法;从措意来,先得构法。构为筋骨,结为节奏。有结无构,字则不立,有构无结, 字则不圆。 ⑦

  也就是说,“结”侧重邻近的笔画间的内在联系,“构”侧重字的整体性,落实在具体的字里即表现为对笔画应处位置精准度的要求,所以,有结无构,字容易缺乏整体的和谐统一;有构无结,则容易造成笔画间关系的孤立。加强对“结构”的理解,可以做到对“格”的更加具体而准确的把握。

  从总体上来讲,赵氏还是要强调格和调的辩证关系:

  字格之取调,犹人体之加饰,无饰不文,无体不立。又如食物之有五味,五位故 而不可阙,然不得失其调和。岂惟调和难,即迟速之叙……世俗人舍格取调,所谓何暇 及此,无学逞妍,皆此类也。 ⑧

  在法度和才情(格与调)之间,两者本应相辅相成,但书家往往或囿于时风或乏于性情,两者难在“调和”,故易偏重其一,以致大都不能完美地体现书法的妙处。赵氏对格调的理解,尤其是对格调辨证关系的强调,不仅针砭时弊,有益当时,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赵均《先考凡夫府君行实》,见《寒山志传》
②《中国书法理论纲要》.王世征主编 第161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③《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 黄山书社 1996年 第404页
④《寒山帚谈.格调》 崔尔平 《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 第227页
⑤《寒山帚谈.格调》 同上 第280页
⑥《寒山帚谈.格调》 同上,第278页
⑦《寒山帚谈.格调》 同上,第281页
⑧《寒山帚谈.拾遗》 同上,第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