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书法十讲》
白蕉著


  整理后记 作者:何民生

  白蕉先生的《书法十讲》稿,已经整理上传完了。这十讲,我尽力保持原著的文字和语言风貌,还原历史。我的良心告诉我:历史应该是真实的。

  有时想想历史上所发生的、或是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既感到有些可笑,又有点纳闷。比如说《易经》,本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而国人却用它来算命。信奉道教的人们,最热衷的却是炼丹,老是想着修炼成神仙,长生不老,结果却因中毒身亡。佛教的本意是劝人为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像是在做生意,而且以小博大,成本低、又省力:只须在泥塑木雕的佛像前,上点香烛,诚心诚意的磕几个头,便可换取更有价值的心愿。虽然看上去总觉得有点一厢情愿,但信徒们却总是说:“心诚则灵”。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千百年来被历代帝王捧到了天上,谥号长到连读起来都累,不要说是想记住了。权贵们尊孔,既很体面、又很有理;又能把人管得服服贴贴,真是有手腕。但孔老夫子到了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时期,则变成了另一种称手的工具。老人家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说他是头号阶级敌人。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带有戏剧性,不出三十年,虽然没有中央文件正式“平反”,但在讲壇上,他老人家已经成为超越苏格拉底和耶稣的第一圣人;《论语》亦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孔庙的香火也格外旺盛起来。很难想象,孔老夫子在天上,他是在哭呢还是在笑。火药原是中国人的发明,但国人用得更多的地方,是喜庆和宗教。传到国外,却成了火炮。洋人反过来用它敲开了封闭千年的中国大门;用它逼着中国皇帝,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人民遭殃-一部近代血泪史。但国人对这样的历史现象,心平气和地用很雅的文字来总结:“花开在中国,果结在外国。”古人云:“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是该静下心来,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中国背景文化的三根台柱-道家、儒家和释家中的精髓;深刻反省其中糟粕的危害性。鲁讯先生是敢于解剖这些糟粕的勇士;台湾作家柏杨也是一条好汉,他曾写过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亦颇为精彩。这些先哲们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能用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对建设和谐社会,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有位学者说得好,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有被敌对势力从外部攻破的危险;而一个国家和民族,若缺失人文精神,则不攻自破。

  有一个问题,很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我:“究竟什么是文化?”古人说得很明白,文化就是教化,说得好。但时代在发展,用现在的理念来看,我猜想,文化从定义上讲,应该是指导人类社会正常发展、走向更文明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它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知识体系。它的发展,从年代较近的来说,经过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信息革命,即将进入的,可能是生物基因时代,或者是能源革命时代。科学技术,把人们从原始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因为人性的贪婪,它同时又不断地在触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现代社会中的堕落、贪污、腐败现象似乎是愈演愈烈了,真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又因为科技的发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报上就报道了苏联的核武器,能毁灭地球五十次,而美国则达到了四十九次。随着人类和其它生物基因的破译,克隆技术的不断完善,正在正面挑战着人类伦理和道德的底线。因而,人类的精神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其二就是人类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徳,它是规范人的行为凖则。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有追求,人生活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而思想恰恰是指导行为的本源。

  艺术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娱乐,小道也。孙过庭也说过:“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復溺思豪釐,淪精翰墨者也。”但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娱乐人们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改变人们的思想理念。所以,我总以为,评论艺术的标准有三条:(一)观赏性。(二)艺术性。(三)思想性。有观赏性是起码的条件,而同时具备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才更有力量,才有它正面的、积极的社会意义。而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真、善、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把社会责任作为己任。

  小时候总听老辈们津津乐道于:无论学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做人。总觉得一头雾水,可又觉得,既然老辈们都这么说,总有它的道理。现年逾花甲,都明白了。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了出尘世的时候了,人生是无法从头越的。李白在他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豪放而又深刻。有人说,此话有些悲观和消极,但我以为,它向人们道明了一个严酷的现实:人生苦短;人是缈小的。我常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短暂的人生中,为后人留下些积极的、正面的、有益的精神财富,那么,人生再短暂,他的生命是充实的,是有意义的,辉煌的。和谐社会就不会是太遥远的理想。

  读先生的《书法十讲》稿,最让我感动的是先生的治学精神;最精彩的章节是第九讲《书髓》。他为热爱艺术的人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想要在艺术上到达上乘的境界,除了要加强你所喜爱的门类之外的修养,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思想境界。

   庚寅仲春·民生敬写

目录】【序言

【资料来源】新浪纪念白蕉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