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拍卖精品 | 相关文章 | 留言评价

进入傅山的世界
作者:刘涛


  傅山(1607年—1685年)是十七世纪思想文化的一个著名符号。他七十余年的人生,一半在晚明,一半在清初。当年傅山具有许多身份:世家子弟、道士、学者、书法家(能绘画)、鉴藏家、医生,甚至传说会武功。这些身份显示了傅山的文化背景,个人的爱好,多样的才能,而傅山更以北方遗民人物著称于世。

  傅山一生与明末清初的政治、学术、艺术的重要事件和潮流密切相关,交游的人物不外学者、官僚。明亡以后,傅山交往的朋友也有仕清的汉族官员,却不妨碍他以遗民自任。为了获得生活之资,为了化解缠身的讼事,为了维持社会关系,他凭借自己的医术和艺术作品应酬于官僚、友人之间。傅山兼善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是书法名家——名人的书作历来是文化交流、感情联络的“通货”,因此傅山常以书法作应酬之物,所写书作众多。及至今日,傅山传世墨迹的数量依然可观。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正是以书法为主线展开傅山的研究,副题标示了该书的关怀所在。作为一部艺术史著作,当然要有作品的分析,但是作者力避时下书法史界流行的诸如“人品书品”、“书为心画”、“以今例古”之类的比附性解读,将分析的重点指向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字书写现象:傅山早年好写冷僻的异体字,好写难认的古体字,臆造文字,用不同字体抄写诗文的杂书长卷的现象。为此,作者在第一章里用了相当篇幅讨论晚明时代临书方式的随意性,篆刻艺术中的残破风尚,书作中涨墨的戏剧性视觉效果,理出傅山书法与晚明尚奇之风的关联。

  入清之后,傅山的书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现象是取法北齐石刻楷书,在行草书里充分展示了他那“四宁四毋”的审美主张。对于这些变化,该书第三章仔细考察清初出现的紧扣遗民情结的学术新趋势,傅山与顾炎武及陕西、河北等地学术领袖的交往,傅山的访碑活动,以揭示清初学术新思潮对傅山晚年书法及其观念的影响。

  因此,作者认为“傅山是兼具晚明和清初艺术风格的书法家,一方面,他是求‘奇’最为激进的艺术家,是那个时代最后一位狂草大师;另一方面,他是碑学思想最早的雄辩鼓吹者。”

  作者谨慎地采用了艺术史研究惯用的风格分析方法,更借鉴了物质文化、印刷文化和学术思想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将傅山的书法放进十七世纪思想和文化艺术的“现场”来解读,因此,该书对傅山书法的研究不仅是对十七世纪书法的探讨,并且涵盖了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和问题。作者在《导言》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教育在晚明得到发展,一般城市居民的识字率提高,出版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印刷书籍,导致上层文化、下层文化之间更为频繁的互动后,人们对书法经典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清鼎革后,明遗民的艺术是如何回应当时的政治情势?政治环境和艺术品位之间有着何种关系?学术风气的改变又是怎样地影响了清初美学观念的形成?”作者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精湛的回答,其视野已经由艺术史领域延展到晚明社会文化史、清初学术思想史领域。

  作者讨论傅山的书法,有一个社会行为的关注,从而提出了“应酬书法”这一概念(作者是把“适情自娱”以外的作品都统称为应酬作品)。“应酬”是一个涵盖相当广泛的社会现象的概念,具体到傅山以书法作应酬,情况又很复杂:他会因为应酬对象的关系亲疏、年辈长幼、地位尊卑,发生慎重或者应付的差异;选择怎样的书体书写应酬作品,又有书写效率和社会风尚的考虑;傅山常常陷于逃避“编派催勒”的应酬而又不得不应酬的苦恼矛盾之中。以傅山为个案的应酬书法研究,作者是置于傅山行书与草书一节,盖此类作品留存甚多,艺术水平争议亦大。作者缜密细致的研究,重现了傅山的书写情境与心境,为分辨傅山的书作类型、评判傅山书法艺术风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当今书法史研究者示范了关于“应酬书法”这一命题的研究方法。

  《傅山的世界》是一部花费十三年时间完成的著作。在撰写这部书之前,作者发表过多篇考证性质的专题论文,已对相关问题作了细致的清理。《傅山的世界》的写作,作者采用了叙评的笔法,避免了时下学术著作常见的那种索然无味的“论文腔”,却又不乏抽丝剥茧的论证,文献与图象的翔实勾连,大量的细节描述,全景式地展现了傅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及其应对姿态,傅山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回到十七世纪历史场景中,去看那位复杂而鲜活的傅山:他直率孤傲,他多才多艺,他伤今怀旧,他坚守遗民立场却寻求仕清汉官的保护,他以驳杂的学术趣尚引领山西学术圈,当然,还有他在“十七世纪中国书法嬗变”中的地位与贡献。

此书评发表于《读书》杂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返回上级